首頁 茶界資訊 絲路品牌茶 經(jīng)典茶具 金牌鑒茶官 茶百科 茶文化活動 知名茶商 五星級茶館
網(wǎng)站首頁 >> 全部資訊 >> 金牌鑒茶官
賈根社抱樸守拙的茯茶之路  
 
 
 
 
 
原創(chuàng)Pai
 
閱讀3830
@吃茶紀
西部網(wǎng)
2018-07-24
 

  7月17日,正式入伏。要說這伏天里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情,喝茯茶算是一件。涇陽茯茶在中國歷史上飄香了600多年,它曾沿著“絲綢之路”遠銷四十多個國家,有著“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的美譽。2017年,隨著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熱播,傳奇的歷史更是讓涇陽茯茶實實在在紅火了一把。然而,在茯茶“坐冷板凳”的那些年里,有個人為了這一縷茶香抱樸守拙,又為了茯茶能為人所知,而四處奔走,甚至放棄了經(jīng)營穩(wěn)定的房地產(chǎn)生意。他就是涇陽茯茶第十二代傳人——賈根社。

  在咸陽市涇陽縣的根社茶社,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涇陽茯茶的傳承人賈根社(右)正在細細品茶。每天不論多忙,品茶是賈根社雷打不動的日常。和賈根社一同品茗談天的,正是涇陽茯茶第十三代傳人——賈根社的兒子賈振(中)、侄子陳宏利(左)。“我父親每天都要和我們一起喝茶,然后強調(diào)制茶一定要憑良心,從原料到工藝,一點都不能糊弄。”賈振說。

  走進根社茶社才發(fā)現(xiàn)這里別有洞天,它不僅是賈根社的品牌“涇磚茯茶”的形象展示店,更是一座茯茶非遺傳承館。這個占地八畝的庭院深深,古色古香,幽幽散發(fā)著涇陽茯茶的醇香。這里完整保留著一套古法制作涇陽茯茶的器具以及各個年代所制的涇陽茯茶,而這些器具背后,則是賈根社一家與茯茶難解的情緣,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傳奇的故事。

  在茯茶非遺傳承館里,賈振講述了家族的故事。世代制茶的賈家,一直以來都是涇陽的大戶人家。然而由于歷史原因,賈家的茶葉生意暫停了許多年,就連一部分制作茯茶的工具也被賈振的爺爺埋在了自家的后院里,老爺子也一直對茯茶的制法閉口不談。直到1982年,老爺子托人從湖南安化悄悄買回來了一些黑毛茶原料,指導兒子賈根社在家中做茶,這茶自己做,自己喝。那也是賈根社第一次做茯茶,“當年所做的十幾塊茯茶,如今有一部分被茶商高價買走,剩下的一部分我父親就留下,自己偶爾拿出來品一品。賈振說。

  然而直到老爺子去世,其實賈家也并未恢復經(jīng)營茯茶的生意。賈根社一直以來的另一重身份,是一位房地產(chǎn)商人。或許是命運使然,2000年初賈根社在自家后院挖出了解放前被老爺子埋在地下的十幾套灌封茯茶的模具,又在兩堵土坯墻縫里發(fā)現(xiàn)了父親藏好的祖上傳下來的配方。“茯茶火了之后,曾有很多人找到我父親希望能高價收購這些模具,全都被他一一拒絕了,‘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怎么能隨便賣,’我父親就是這樣回答的。”賈振說。

  這張方子,一下子堅定了賈根社的信心。然而幾乎中斷了四五十年,即使有古法秘方,要恢復茯茶制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2004年,賈根社從湖南安化拉回來幾車的原料,壓上了許多流動資金。原料剛被拉回來的時候,許多人說賈根社“瘋了”,房地產(chǎn)生意做得好好地,現(xiàn)在要開始做茶,做得還是在當時尚未有市場的茯茶。賈根社沒有管,照著配方,開始摸索著做茶。于是,第一批茯茶在2005年被做出來,經(jīng)過兩年的陳化,2007年終于出現(xiàn)在了市場上。問及為什么父親又開始重新做茶,賈振給出的原因很簡單,“他本來就愛喝茶,也是對家族和爺爺?shù)囊环莞星椤?rdquo;

  從2005年賈根社做出的第一批茯茶,就嚴格遵循著古法。從安化運回的茶葉要經(jīng)歷開包去雜、剁茶、過籮過篩、備水、熬茶釉、稱茶、炒茶、灌封、捶茶、扶梆子、錐封、捆扎、檢驗、陰干、發(fā)花等大小十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著嚴格的制作要求。

  就單說炒茶這個環(huán)節(jié),需將鐵鍋燒至幾百度的高度,舀入一瓢兌好的茶釉,鍋內(nèi)頃刻白氣蒸騰,茶釉充分浸潤熱鍋,再用小簸簱將稱好的5斤茶葉倒進炒鍋里,舀一瓢兌好的茶釉倒入鍋內(nèi)茶中,快速用雙手分拿兩根蘋果樹木棍或桑樹木棍翻炒,其順序為先由兩邊到中心,再由下方到上方,將茶和茶釉拌勻,炒至一定溫度。這對炒茶工的技術(shù)就是一項很大的考驗。

  別看如今的涇陽縣城里,大大小小許多家茯茶商戶有許多家。但是真正能入得了賈根社眼中卻寥寥。“現(xiàn)在市場太亂了,你出去三五十也能買到茯茶,可是那樣的茶還能喝嗎?”賈根社連連擺手。許多茶廠將制茶程序工業(yè)化,為保證產(chǎn)量,他們使用恒溫、控制濕度等方法讓茶葉發(fā)酵。但賈根社一家一直堅持著祖上傳下來的配方,堅持讓茶葉自然發(fā)酵——把被灌封好的新茶和作為“酵頭”的老茶放在一起,等待時間的醞釀。

  一般茶葉發(fā)酵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后,我們開封醒茶,和茶友們品茶。但凡有一個人說這個茶還欠點什么,就把茶再放一年。如果還不行,就繼續(xù)放,直到所有人都說‘可以了’之后,這批茶才能包裝、上市。”賈振說。從粗糙的原料到飄香的茯茶,至少要經(jīng)過三年時間,才能變成貼著賈家招牌的成品送到顧客的手中。

  如今賈根社的茯茶品牌,是涇陽茯茶當之無愧的頭牌精品。然而在剛剛將茶做出來的時候,除了自家喝,幾乎是無人問津。“一開始茯茶得不到大家的認可,所以名氣也不大,根本不好賣。”為了宣傳茯茶,提高茯茶的知名度,賈根社暫停了房地產(chǎn)生意,專心拓展茯茶的銷路,他還把茶葉寄給身邊的茶友,請茶友們品嘗點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涇陽茯茶離不開涇陽的氣候和水土,它也有資格成為我們涇陽的一塊招牌。”2009年,賈根社為茯茶申請了國家專利,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最終在2010年,經(jīng)賈根社不斷奔波和努力推介,茯茶逐漸開始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政府的重視。2011年,賈根社成為了陜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涇陽磚茶制作技藝傳承人。

  自此,涇陽茯茶的人氣越來越旺,當?shù)氐能虿杵放埔踩缬旰蟠汗S般出現(xiàn)。更多人愛上了喝茯茶,更多人也開始了做茯茶。賈振說自己的父親從來不吝惜告訴別人制作茯茶的技藝,經(jīng)常給剛進入產(chǎn)業(yè)的企業(yè)家們建議和幫助,使得涇陽里做茯茶的人越來越多,制作技藝也越來越好。不過賈振還是善意的提醒,現(xiàn)在大家有很多誤區(qū),以為茯茶上的“金花”越多越好,所以很多茶商人工種植“金花”來吸引大家的眼球。“茯茶的放置時間越久,“金花”會越小越暗淡,不會像市面上一些茯茶那樣黃燦燦的一片,茯茶的好壞也不該拿‘金花’的數(shù)量來論。”

  在茯茶非遺傳承館有一塊匾額,那是清雍正年間太常寺卿林令旭為賈家所題的字——“梅蘭永香”,從斑駁字體不難看出茯茶曾經(jīng)的輝煌和時間留下的印記。有意思的是, 這塊匾雖是賈根社祖上的東西,但是卻是賈根社花了兩三萬買回來的。據(jù)賈根社說,這匾曾被堂兄那里被用來做床板。后來,賈根社覺得這塊匾見證了家中茯茶制作技藝的歷史,所以決心一定要買回來。

  賈振說父親這一生都在踐行著“實事求是”四個字,一直以來父親也是這樣教導自己和表哥的。“只有做的東西是真的,才能被別人認可。”實事求是四個字如今就好像家訓一般,成為了一家人做茶與做人的信條。賈振和陳宏利作為第十三代茯茶傳承人已經(jīng)漸漸接過父親手中的重擔,堅持將祖上留下來的真味傳承下去。

  在傳承的同時,賈振也不忘創(chuàng)新。歷史上,茶葉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為了解決大量運輸?shù)膯栴},茶商壓縮茶葉體積,開始制作磚茶。如今,為了方便更多人打開茶包就能泡茶,賈根社一家將大塊磚茶切成小塊裝進獨立的包裝袋。一是幫顧客省掉了撬茶這一步,二也讓茶葉更容易出湯。不僅如此,他們也將茯茶做成粉狀,使得茯茶的品嘗不再受到條件的約束。

  賈振說,雖然因為茯茶,他經(jīng)常要到各地去,但還是在涇陽品一方茯茶的日子最讓他舒服自得。發(fā)現(xiàn)爺爺留下的古法秘方是天時,涇陽的水土是地利,而幾代涇陽茯茶傳承人的堅守,便是茯茶再現(xiàn)華光的人和。根社茶館里有一條走廊,走廊兩側(cè)記錄著涇陽茯茶這一路走過來的點點滴滴,所獲的大小獎項和許多媒體報道。金燦燦的獎狀證書見證著根社茯茶近年來的迅速發(fā)展。但對于賈家父子而言,他們最看重的仍是不忘初心,將載有厚重歷史的原味傳承。

關(guān)于我們 - 服務項目 - 企宣推廣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24 5l4vx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陜ICP備15011396號-13 服務熱線:029-84234562
新絲路茶網(wǎng)創(chuàng)辦于2018年,在傳承創(chuàng)新茶文化精髓的基礎(chǔ)上,通過一站式的茶業(yè)培訓、媒體服務(新聞報道、原生廣告、危機公關(guān)、個人IP打造等)、茶事策劃執(zhí)行(如茶專場品鑒會)、茶旅團建(如觀山茶會、茶旅自駕游等),服務于茶區(qū)政府、龍頭企業(yè)、大型茶事活動以及茶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培育企業(yè)。